5月4日,材料系新元素协会成功举办第三届腾思大赛决赛,参与决赛的这群小伙伴们用无数次实验在青春这一方田地挥洒汗水,用优秀的作品秀出成功的自我。
第一组的选手的作品是可食用指甲油,由白酒,明胶,蜂蜜,可食用珠光粉混合调配而成。爱自己,更爱别人,这样的作品无论怎样都是值得肯定和认同的。
拥有一把炫酷的“武器”是每一个男孩子的童年梦想,第二组的同学就用自己实际的努力去实现了它。他们的作品是一把手弩,由玻璃钢制成,通体闪烁着黑色的乌光,它的每一寸“肌肤”都蕴含了制作者的苦心。
第三组的选手带给我们的是古代与现代的结合,一把古风折扇由玻璃纤维,不饱和聚酯树脂等现代元素制成。他们叙述了现代人的古代情操,那颗烁烁生辉的心在浮杂的现在是难能可贵的。
第四组的作品是航空飞机,制作的主材料是也玻璃钢。选手叙述了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,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欣赏他的作品,去了解他那一颗想要飞的更高更远的心。
一种思维和想法比现成的产品更可贵。第五组的选手利用地沟油制成生物柴油,通过对地沟油的一系列的反应让其有害物质沉淀下来。这其中的前瞻性不由得让人心生敬佩。
高弹性记忆橡胶是第六组制作出来的产品。制作过程再苦再累她们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,这也就是她们之所以能成功的原因。
第七组的作品有着一个美丽的名字“倾城之恋”,这是一款爽肤水,由水,甘油,丁二醇,透明质酸,保湿剂所制成。无数次的失败是成功的雏形,但也正是这样才打磨出接近完美的作品。
艺术藏于生活之间,第八组的作品名叫“小桥流水人家”,一个完完全全由玻璃钢制成的艺术品。制模,脱模并不是问题,栩栩如生的细节才是难题。认真的对待每一处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,这种严谨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。
第九组的作品是由玻璃钢制成的古老乐器埙,我们能从其中听到现代科学奏响的美好乐章。抛光打磨,开孔上色,每一步都精雕细琢。
下面,每一组的选手都简述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所得所获,无论是对过去的回首还是对未来的期望都是一种收获,每个小伙伴都获益匪浅。
很快就到了激动人心的颁奖时刻,获得三等奖的分别是高分子171班魏川疆,化工171班王帅、刘昌礼,高分子171班王泽民、宋伟、张象文,由王燕老师,刘侨老师,蒋勇老师为其颁奖;获得二等奖的是高分子171班曹家瑞、蒲彦伶、刘若浩、万秋玉,化工171班肖永川、李永森、罗雪、吴萍萍,由王启强老师颁奖,获得一等奖的是高分子171班宋周茂、王耀、阎茂、张志远,由杨娟老师颁奖。
正如新元素协会专业指导老师王启强所讲:“成绩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同学们能不能坚持做一件事。”坚持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,不负这美好的青春时光,让努力的花结出梦想的果实。